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
烟霞列屏障,日月明旌旗。
岩前有卓笔,可以书雄词。
天聪况非遥,𣶈然听无疑。
愿起灵湫龙,霖雨行何为。
愿用真柱石,永支廊庙危。
愿煽造化炉,四海归淳熙。
愿招鸾凤友,朝廷相羽仪。
何人梦石室,妄诞夸一时。
那能了世缘,未兑贪嗔痴。
名山误见污,公议安可欺。
愿借灵湫水,一洗了堂碑。
诗以寄老禅,狂言勿吾嗤。
【注释】
雁荡山:名山。在温州乐清县北,以山峰多如“雁”而得名。
灵岩:即天柱峰,在雁荡山中部。
烟霞:云雾和彩霞,形容山景的秀美。屏障:比喻山峰。日月:指太阳和月亮,象征光明。旌旗:古代用彩色布条做成的旗帜。这里指日光。卓笔:特出、杰出的笔迹,喻指高妙的诗作。雄词:雄壮的诗句。
天聪:上天的聪敏。非遥:很遥远。𣶈(xū):通晓,明了。听:理解。
龙:指龙潭,是一处著名的瀑布。霖雨:久雨不断。何为:为什么。
真柱石:比喻贤良方正的人。
火炉:炼丹用的炉灶,比喻教化。
四海:指全国各地;淳熙:纯正美好。
鸾凤友: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朝廷:这里指国家。羽仪:仪仗,引申为官宦的地位或权势。
石室:传说中的仙境。妄诞:虚妄荒诞。
贪嗔痴:佛教语,分别指贪欲、瞋恚、愚痴,都是人世间的烦恼。了世缘:了结尘世之缘。
公议:公众的意见。安可欺:怎能被欺瞒。
灵湫水:即灵溪水,在雁荡山中。一洗:彻底清洗。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游览雁荡山时,见灵岩之美,遂有感而发,挥毫题诗于灵岩之上,寄予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既表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庸俗的思想和行为。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风格俊逸。
首联写雁荡山之冠天下。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以山峰多如雁而得名。灵岩尤为绝奇,是雁山中的杰出代表(《一统志》)。
颔联写灵岩美景。烟霞缭绕,如同屏风;日月光华,犹如旗帜。
颈联写诗人在灵岩前吟诗作画的情景。他可以挥笔成章,抒发豪情壮志;也可以欣赏灵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尾联写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看法。他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他也希望那些虚浮不实的俗人不要再夸耀自己一时的才华。
这首诗通过描绘雁荡山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山中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庸俗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