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果作堂堂去,啼鸟唤春春不住。
明珠万颗玉为钱,欲买风光嗟已莫。
蓬山地冷花木稀,只有寒梅已先雨。
谁遣虬枝上高架,稍觉云阴覆行路。
雨馀景物犹未佳,叶底精神不多露。
鼻观疑闻班马香,姿比何郎更风度。
平生惜春如惜别,老眼待花如待哺。
幽亭相对止三人,草草杯盘为花具。
次韵程泰之酴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程泰之酴醾》是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对梅花的喜爱。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人骚客抒发情感的文学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他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官至秘书郎、侍御史,并历知饶、夔、湖、泉诸州。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生涯与文学创作的双重色彩,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
诗歌内容:在这首诗中,王十朋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中“青春果作堂堂去,啼鸟唤春春不住”两句,用“青春”与“啼鸟”来喻指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春不住”则表达了春天到来时的短暂和不持久。接着,“明珠万颗玉为钱,欲买风光嗟已莫”通过比喻,将春天的美丽比作价值连城的珍珠,但美好却无法购得。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王十朋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感慨。例如,“蓬山地冷花木稀”,展现了一个冬日的景象,而“惟见寒梅先冒雨”,则给人以希望和坚韧的印象。
《次韵程泰之酴醾》不仅是王十朋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也是宋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生活哲学,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