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印叔得小假山以长篇模写进士钦逢辰和之某次韵并简钦

越绝天台温雁荡,万壑千岩各形状。
钱塘风物更奇绝,杖屦年时记曾访。
归来戏辟小园林,十里西湖藏瓮盎。
悠然入眼皆吾山,罗列轩窗一何壮。
止庵道人真有道,种竹莳花近丘圹。
何人好事赠假山,潜涧新添小屏嶂。
却疑迁徙从平泉,更恐飞来自秦望。
世间赝物何止此,沙佛儒衣龙亦象。
道人于物意岂留,异日从教散天壤。
花木篇章两游戏,林下高风真可尚。
来游莲社有诗人,句比昌黎更豪放。
我休说假复论真,真假通同归一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宝印叔得小假山以长篇模写进士钦逢辰和之某次韵并简钦》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的是明代官员王钦逢辰向好友宝印叔赠送了一件小小的假山,并以此为题材,通过长篇诗歌来描绘进士们在考试中的情况。

这首作品以“小假山”为主题,巧妙地融入了古代科举制度的背景和文化元素。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明代官员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评价标准的变化。

李调元(1724年-1809年),字天池、云皋,号西圃,又号竹坡居士等,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以自然风光为题材,并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