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果州致羊酒走笔戏酬

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
对食有长铗,论文无曲生。
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
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
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
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
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
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果州致羊酒走笔戏酬》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作者在庐山游览后的感慨和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赵果州致羊酒走笔戏酬》的作者是南宋政治家、诗人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进士及第到成为政治领袖的过程,并因其清廉的政治品格受到后世的尊敬。

  2. 诗歌原文: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对食有长铗,论文无曲生。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

  3. 诗歌主题:王十朋通过这首《赵果州致羊酒走笔戏酬》,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悟,还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中“清风似斋戒,迟留欲修行”体现了作者追求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的愿望,而“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则显示了他在物质享受之外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满足。

  4. 文学价值:王十朋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在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方面表现突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赵果州致羊酒走笔戏酬》不仅是王十朋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研究宋代文化与文人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王十朋的文学才华,也能够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