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
对食有长铗,论文无曲生。
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
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
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
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
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
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
这首诗是赵果州为羊酒写的走笔戏酬,表达了他对羊酒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
十天的庐山之旅,让我感到如同雷声般震撼。
对食有长铗,论文无曲生。
吃饭时有筷子(长铗)相伴,写文章时没有曲艺(曲生)相随。
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
生活清净如进行斋戒一样严格,我希望能像修行者一样保持内心的清净。
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
美丽的公子对我如此怜惜,以至于嫌弃藜菜汤(藜羹)。
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
通过鱼和酒来传递我的远大志向,用诗歌来安慰我在远方的西征。
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
新鲜的生姜带着些许酒糟的味道,香美的鲊(一种腌制食物)流过罂粟花。
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
今夜我将羊踏进花园,梦境中必定充满了惊奇。
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
回想起曾经在白莲社的日子,姑且以陶渊明自比。
赏析:
这首诗是赵果州对羊酒的一种赞美和情感表达。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之旅的美景和内心的喜悦,同时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长铗”和“曲生”分别象征着文人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而“斋戒”和“修行”则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清静和坚定。最后一句“姑作陶渊明”,更是展现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