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姊之葬在九月而不得其日十五日读坡诗至英公燎须事不觉悲涕是日辛酉得非葬日邪诗以寓哀

先人六儿女,姊长孝且慈。
德淑命不淑,哀哉止于斯。
莫年失爱子,哭泣鬓成丝。
年才五十七,一病不可医。
姊死我在傍,姊葬吾不知。
初闻卜九月,不得日与时。
丐祠既不遂,临穴竟无期。
日月为我昏,风雨为我悲。
宦游何所得,抱恨渺无涯。
尚馀英公须,未作子厚碑。
便当回雁荡,那忍过秭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亡姊之葬在九月而不得其日十五日读坡诗至英公燎须事不觉悲涕是日辛酉得非葬日邪诗以寓哀’,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苏轼,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词多有豪放洒脱的风格,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描述作者无法找到姐姐的葬礼日期,读到了王安石(英公)的诗句,被深深感动,忍不住落泪。同时,他也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间的感慨。通过对历史名人王安石的诗句的引用,作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以及对生与死的哲理思考。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人生无常和亲情无价的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