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轸南边第一州,滕王高阁枕江流。
天提日月东南走,地辟山川昼夜浮。
午后朱帘卷斜照,更深白水自明楼。
当时帝子鸣銮后,歌舞重翻又几秋。
登滕王阁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滕王阁二首》是宋代诗人王庭珪的作品,而非明代杜庠所作。此诗创作于政和八年(1118年),当时王庭珪刚刚通过科举考试,担任茶陵丞的职务。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滕王阁壮丽景色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登滕王阁二首》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豪放风格。通过对滕王阁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王庭珪不仅传达了对美景的赞叹,还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尊重。在艺术表现上,诗中的“午后朱帘卷斜照,更深白水自明楼”等句子,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滕王阁作为南昌市的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王庭珪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不仅是对一个地点的赞颂,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登滕王阁二首》的创作背景中包含了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这种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结合,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从文学流派的角度来看,《登滕王阁二首》可以被视为宋代诗歌中的一首佳作。宋代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王庭珪的这首诗正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王庭珪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历史紧密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
《登滕王阁二首》不仅是宋代诗歌中的一首佳作,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一次重要贡献。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状况。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