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舆去国宦三年,华屋归来地一偏。
种竹常疑出冬笋,开池故合涌寒泉。
身闲楚老犹能戏,道胜邹人不更迁。
嗟我强颜无所及,想君为乐更焦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板舆去国宦三年,华屋归来地一偏。
种竹常疑出冬笋,开池故合涌寒泉。
身闲楚老犹能戏,道胜邹人不更迁。
嗟我强颜无所及,想君为乐更焦然。
《庆老堂》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而非刘庆邦所著的长篇小说。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荆公,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派著称,尤以《梅花》、《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作品闻名。
王安石的诗歌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以及个人对政治理想的态度。例如,他在《梅花》一诗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景象,同时也寓意了王安石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庆老堂》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