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山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
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
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
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
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
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
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
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
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
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
狙虽巧过人,不善操锄耰。
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似偷。
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
生生未云已,岁晚将安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秃山》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王安石的这首诗通过描述海上一座光秃秃的山,山上生活着一群猴子,猴子们只知道破坏和索取,却不知爱惜和收藏,最终导致山上草木被吃光,生活变得艰难,以此寓言形式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某些问题。

《秃山》是王安石运用寓言手法创作的诗歌,它不仅仅是对一个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诗中通过猴子的形象,比喻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王安石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