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龙泉

满拟田庐乐莫年,谁知凫舄遽飞仙。
鹗书连走文场捷,麟趾多推正脉贤。
晚锡蓝衫更鹖弁,径分蒲璧镇龙泉。
春风满县开桃李,回首松楸锁翠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赵龙泉》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柏,字仲文,号西斋,又号雪窗,浙江绍兴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以诗歌见长,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意境的营造,深受后世赞誉。
  1. 作品原文
    满拟田庐乐莫年,谁知凫舄遽飞仙。
    鹗书连走文扬捷,麟趾多推正脉贤。
    晚锡蓝衫更鹖弁,径分蒲璧镇龙泉。
    春风满县闻桃李,回首松楸锁翠烟。

  2. 作品注释

  • “凫舄”指的是古代传说中仙人的鞋子,用以比喻突然离去的人。
  • “鹗书”指的是皇帝下诏,用于表彰有特殊才能或功绩之人。
  • “蓝衫”指的是官服的颜色,这里可能是指官职或爵位。
  • “鹖弁”是古代的一种头饰,象征着勇猛或是某种身份的象征。
  • “蒲璧”是一种装饰物,通常用玉或者象牙制成,象征高贵。
  • “龙泉”指的是地名,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山水或古迹。
  1. 作品赏析
  • 《挽赵龙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赵龙泉的怀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赵龙泉生前事迹的回忆,也有对其去世后的哀思。
  • 全诗情感深沉而不张扬,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敬仰和惋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1. 评析讨论
  • 在文学史上,《挽赵龙泉》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被视为宋代诗歌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艺,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坚守。
  • 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时都受到了《挽赵龙泉》的启发,从中汲取灵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1. 写作背景
  • 关于《挽赵龙泉》的具体写作时间,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记载。但结合其内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南宋时期,即诗人王柏生活的年代创作的。
  • 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忧愁。而《挽赵龙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诞生的,既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

《挽赵龙泉》不仅是王柏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宋词艺术的典范之作。它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以及强烈的时代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爱中国古代文学和诗词的人来说,《挽赵龙泉》无疑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