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山觉老

红妆碧嶂旧登临,来演真常契佛心。
漫道山林无独往,那知笙磬有同音。
堂前明月四时好,山外白云千古深。
此别松门无复见,渔樵为伴老相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东山觉老》是王铚创作的一首词,而非诗歌。该作品的中文译文为:穿着红色妆扮,登上碧嶂的旧地,来演绎真正的常住,与佛心相契合。踏着山林的小道,不再孤单地行走,谁能想到笙磬有着相同的音韵。

《寄东山觉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在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宋代的作品,它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王铚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佛家思想的认同。这种追求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其可贵。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继承。王铚通过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创新,使得这首词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还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虽然《寄东山觉老》是一篇词作,但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王铚本人的思想境界都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其创作背景、历史地位及文化意涵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