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稚山

曾揽轺轩一整冠,江西吏胆至今寒。
疲民仰德方为贵,野老言公不似官。
身必静休犹是病,心无拣择始知安。
高情未得真消息,试仗诗筒一问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徐稚山》是一首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七言律诗,展现了王洋对于徐稚山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曾揽轺轩一整冠,江西吏胆至今寒。
    疲民仰德方为贵,野老言公不似官。
    身必静休犹是病,心无拣择始知安。
    高情未得真消息,试仗诗筒一问看。

  2.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传王洋于绍兴初诏试馆职,曾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等职,后因与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独与往来,被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徐稚山的描绘,展现了王洋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江西吏胆至今寒”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畏惧;“疲民仰德方为贵,野老言公不似官”则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对官员职责的理解。诗的后部分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寄徐稚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画卷。它反映了宋代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