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法师尝寄蒲萄追作一篇

自分蔬肠甘苜蓿,那烦远骑送蒲萄。
青条自有悠扬势,甘液多因灌溉劳。
坐见满盘堆马乳,全胜千里惠鹅毛。
病来苦不胜杯杓,今日思君饮浊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曾法师尝寄蒲萄追作一篇》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以咏物为题,借葡萄自喻,抒写了诗人的抑郁、苦闷与不平。

首联两句写蒲萄:

  1. 蒲萄:葡萄的一种,多子多汁。
  2. 曾法师:指僧人曾令予,李商隐好友。
  3. 尝寄:曾经寄给。
  4. 追作篇:追而作诗。
  5. 一斗生尘埃:指葡萄虽多,却容易腐烂,很快被尘土覆盖。
  6. 半匹染黄桑:指葡萄虽然甜,但价值不高,只能染色用。
  7. 两株碧连云:指葡萄虽小,但种植在高高的山崖上,犹如碧绿的山峰连接天际。
  8. 君看二美物:指这两样物品,即葡萄和山崖,都有美好的外观。
  9. 俱是一何愚:都是很愚蠢的东西,意在讽刺葡萄和山崖的虚有其表,没有实际意义。
  10. 且置莫思量:暂且放置不用考虑。

第二联两句写蒲萄:

  1. 君:你。
  2. 莫言轻贱:不要轻视它。

第三联两句写蒲萄:

  1. 得食常恨迟:得到食用时总嫌时间过得慢。
  2. 遇酒且开怀:“遇”通“御”,意为用来饮用。

尾联两句写蒲萄:

  1. 未熟不曾收:还没有成熟就采摘下来。
  2. 已熟还怕摘:已经成熟了还要害怕采摘,担心自己会弄坏它们。

整首诗通过对葡萄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易逝、珍贵而不实在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