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一首投赠刘荆州

前年别公东南驰,正当六騩还宫时。
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
毡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
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谗吻真成痴。
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
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
呼鹰台边闲鼓角,望沙楼上陈书诗。
夕烽平安置莫问,贤牧自当十万师。
维昔全荆号强国,近者贼火仍疮痍。
形胜之地勋名集,端使前辈相追随。
衰宗依刘有故事,自怜远去作儿嬉。
明朝烂醉沙头酒,不管春风吹鬓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灼的《前年一首投赠刘荆州》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刘荆州的敬仰和对其成就的赞美。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词原文
    前年别公东南驰,正当六騩还宫时。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毡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谗吻真成痴。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

  2. 诗词赏析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刘荆州的敬仰之情。
  • 首句“前年别公东南驰”,描述了诗人与刘荆州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 “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刘荆州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政治局势的关注。
  • “毡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这两句诗展现了刘荆州的英勇和智谋,以及他在战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 “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谗吻真成痴。”这两句诗则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诗人对此的看法和态度。
  •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刘荆州的深切敬意以及对政治局势的深刻理解。
  1. 写作背景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来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具体时间可能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王安石变法期间,朝廷内外的政治局势错综复杂,许多官员都卷入了这场风波中。而刘荆忥作为当时的重要人物之一,其政治立场和行动自然备受关注。王灼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在他的笔下留下了这首表达敬仰和赞美的作品。

王灼的《前年一首投赠刘荆州》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墨客的心路历程,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