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秋涨

所向愁无地,穷源欲上天。
蛟龙胡尔怒,鸥鹭更谁怜。
万里朝宗意,群凶跋扈年。
生涯秋色里,独立问渔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灌口秋涨

《灌口秋涨》是宋代诗人王翥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鲜明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中“所向愁无地,穷源欲上天”描绘了一幅秋天水势浩大的景象,水流如同无尽的深渊,无边无际,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无力。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蛟龙胡尔怒,鸥鹭更谁怜”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描绘,通过对比“蛟龙”和“鸥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顽强与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万里朝宗意,群凶跋扈年”则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混乱。这里的“朝宗”原意为归顺或归属,但在这里却暗指社会的动荡不安。而“群凶跋扈年”则直接点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不满和担忧。

“生涯秋色裹,独立问渔船”则是对诗人个人生活的写照。这里的“生涯秋色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而“独立问渔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灌口秋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