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长洲县作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馀。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赴长洲县作》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篇,但目前无法提供具体信息。关于文学作品介绍,我可以根据已有的资料为您概述。

《赴长洲县作》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五言绝句。杨慎(1489年7月22日—1559年6月23日),字升之,号逸史氏、博南山人,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张溥、赵翼、徐光启并称为“明四大家”。他的作品以散文和诗词见长,尤其擅长记叙文和议论文。杨慎的诗歌创作同样丰富,其诗作多反映现实,抒发个人情怀,语言优美,富有哲理。《赴长洲县作》便是他在一次游历过程中所作的短小精致的五言绝句,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感慨。

在《赴长洲县作》中,诗人通过对长洲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忧虑。《赴长洲县作》不仅展现了杨慎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该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是研究明代文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赴长洲县作》是明朝文学家杨慎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杨慎诗歌创作的代表,同时也反映了明代中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