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挂寸丝方免寒,何须特地袅长竿。
而今落落零零也,七佛之名甚处安。
偈一首
介绍
偈(kè)是佛教经文的一种文体,通常由一至几句诗句组成,用以表达某种教义或道理。在文学作品中,偈诗可能指以诗歌形式表达佛教思想的作品。
“偈一首”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名称,因此我无法为你提供关于其具体内容、作者或创作背景的信息。如果你需要了解某个特定作品的详细情况,请提供更具体的信息,例如作者、年代、所属文化或宗教等。这样我可以更准确地回答你的问题。
相关推荐
释义: 不挂丝绳才能避免寒冷,何需特地去袅袅长竿? 如今落拓零落也无用,七佛之名无处可安。 注释: 1. 偈:佛教语,即偈子,一种韵文形式,是佛教徒的念诵经文。 2. 寸丝:古代称细线为寸丝,这里比喻细微的事物,用来表达事物的重要性。 3. 袅(miǎo):下垂的样子。 4. 落落零零:形容东西零散的样子。 5. 七佛:佛教中的最高神祇,代表至高无上的真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
【注释】 偈:佛家讲唱的韵文。偈一首:即“偈”。 是身如泡幻,尽非真实相:这身子就像泡影那样虚幻,它根本不存在。 况兹纸上影,妄外更生妄:何况这纸上的影子呢?在影子之外还有影子,生出更多的虚妄。 到岸不须船,无风休起浪:到达岸边不需要船来摆渡,没有风时不要扬起波浪。 唯当清静观,妙法了无象:只有保持心境的清净,才能领悟到佛法的真实境界,而不会陷入种种假象和迷思之中。 赏析:
毒蛇猛虎空相向,铁壁银山谩自横。 长笛一声归去好,更于何处觅疑情。 释义:毒蛇和猛虎彼此相对,犹如在战场上对峙,但它们却无法真正伤害对方。这就像是一座坚固的铁壁和一座银色的山峦,虽然存在,但它们并没有真正起到阻挡作用。我吹起长笛,想要寻找一个可以让我心安理得的地方,但最终我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找不到那个让我产生疑虑和困惑的人。 注释: 1. 毒蛇猛虎空相向:比喻两个强大的敌人相互对抗
【注释】 五老:指五位高僧,即佛、法、僧三宝。机缘:因缘,缘分。方:地方。神锋:神兵。各向袖中藏:各人藏在袖子里。明朝:指将来的一天。老将:年老而武艺高强的人。登坛:登上祭坛。便请:马上要求。横矛:持矛。战:交战。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五老僧的袈裟和武器的巧妙设置,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徒虔诚修行、严守戒律的赞扬之情。 首句“五老机缘共一方”,以五老僧人的袈裟为载体
【注释】:偈:佛教语,即“颂”。生:产生、出生。灭:灭亡、消灭。觉:觉悟、觉醒。 【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生命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觉悟的道路本来就清清楚楚的,不要和那些迷惑的人去讲。这首诗是佛家禅宗的名句,意指人的生命本自清净,本来不生不灭;觉悟的道理本来是明明白白的,本来没有疑惑。但因为人们被生死轮回所迷惑,所以往往看不到生命的真相。这首诗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
偈一首 良木秀山泽,中林犹百年。 斫削应约绳,必资诸巧匠。 陶者输瓦甓,圬人施涂泥。 丝网及宝铃,丹漆塈塑绩。 罢精磨岁月,始克观厥成。 金钱与糗粮,所费如山积。 虽名有漏法,实为无量德。 庶俾凡睹闻,因缘得入道。 我昔礼大士,广厦馀千间。 何人持烈烟,一燎不存芥。 呜呼有施者,又有戕毁人。 良繇弗思维,纵我无明故。 今合檀施力,作新美逾初。 丁此时艰危,为众作依怙。 咨尔方来者,毋意隳前功。
注释: 1. 偈一首:这是一首佛教的诗句,偈是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偶文,这里用来表示这首诗的内容。 2. 闭却口:意思是紧闭嘴巴,不开口说话。 3. 时时说:意思是随时随地都在说话,没有停止的时候。 4. 截却舌:意思是切断舌头。 5. 无间歇:意思是没有停顿,没有间断。 6. 最奇绝:意思是最奇特、最绝妙。 7. 眼中屑:意思是眼中的灰尘,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8. 了了了时无可了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偈子,它表达了对永明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想要了解永明寺的宗旨,只需要看到门前那清澈的湖水。这里的“旨”指的是宗旨、精神或道理。 “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当阳光照耀时,湖面波光粼粼;当微风吹拂时,湖面泛起层层波浪。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永明寺门前湖水的描写,展现了其美丽宁静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永明寺的喜爱和敬仰之情。诗中的“日照光明生
【注释】 偈一首:诗篇。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会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写猿叫月落,野客灯残。猿叫月落,野客灯残,是说在这静夜时分,只有猿叫和灯光陪伴着诗人孤独地度过漫漫长夜;第二句写诗人独自品味这寂静清幽的夜晚美景,他不禁吟咏起来,但吟咏到半夜时分,也感到有些疲倦了,所以“吟残”二字
【注释】: “偈一首”,题下注:“僧道源” 小庵小舍小丛林,土地何须八九人。 “小庵小舍小丛林”,指寺院里的小房子、小院子,是僧人修行的地方;“土地”,“土地神”,指寺院的守护神。 若解轮番来打供,免教碎作一堆尘。 “轮番来打供”,即轮流做佛事或祭祀,为寺庙里的日常事务;“碎作一堆尘”,比喻这些供品被打碎后,化为尘土,没有一点用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寺庙里的日常场景。首句“小庵小舍小丛林”
注释: 1. 溪声广长舌:溪水的声音像是在不停地说话。 2. 山色清净身:山的景色清新宁静,让人感到身心放松。 3. 八万四千偈:佛教中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个人可以背诵八万四千部经文,每部经文中都有一首偈语(即短诗)。 4. 明明举似人:意思是说,这些偈语都是非常清晰明了地表达了佛法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领悟和理解。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