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观二首其二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城。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
槛簇鳌头景,门通鹤颈程。
烟霞随砌起,花木逐时荣。
古井涵虚碧,疏钟入户清。
荒芜怜夜色,寒溜引秋声。
丹灶封苔老,芝田积雨平。
风光齐岳麓,音信接朱明。
愿将身从此,乘云到玉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仙观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古成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城。
  •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
  •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
  1. 诗歌解析
  •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城: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代建筑和地理位置的重视,玄元指的是道教中的元始天尊,而古观则指古老的道观,南镇表示此地在南方的重要位置。越王城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重要城市或地区。
  •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道教中五石散(一种传说中可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及其与仙人的关系的思考。尽管这些神仙的名字已无法被记住,但他们留下的瑞应(吉祥的象征)仍然留在世间,成为人们传颂的话题。
  •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使人世间的物质财富如丹砂经过长时间的炼制,也不会改变其本质,而鸡犬等小动物却因得道而能够自我长生不老。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物质循环的深刻思考。
  • 槛簇鳌头景,门通鹤颈程:这两句描绘了道观内外的景象,槛簇代表栏杆环绕,鳌头指代巨大的海龟,而门通鹤颈则是形容门径宽敞,可以供鹤鸟通过。这些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和谐的追求。
  1. 创作背景
  • 宋代时期: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深受当时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宋代也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许多道士和文人都对道教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表达。
  • 地域特色:广州在宋代时被称为“穗石洞天”,是珠江上的“坡山古渡头”,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这首诗也可能受到了当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1. 艺术特色
  • 七言绝句: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三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这种形式使得诗歌更加简洁明快,易于记忆和传唱。
  • 意境营造:通过使用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例如,“丹砂虽久炼”中的丹砂和“鸡犬自长生”中的鸡犬都是道家修炼的象征,但最终并未改变其原有的存在形态,从而传达了生命的永恒和超脱的主题。
  • 语言精炼:诗句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每个句子都简洁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没有冗长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古成之的《五仙观二首其二》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诗人的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刻理解古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修行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