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人游洞获龙骸,知是鳞潜蜕骨来。 岩穴嵌巉深数丈,惊人蛇虺隔凡才。
《龙蜕洞》是宋代陈洵直的作品。
《龙蜕洞》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奇景的诗作,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通过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这首诗的意思是描述一位羽人(道士)在洞中游历时发现了一只龙的残骸,他意识到这是一条鳞潜蜕(即脱去鳞片)的龙。 注释: 1. 龙蜕洞 - 指一个洞穴里发现有龙的残骸。 2. 羽人游洞获龙骸 - 一位羽人(道士)在洞穴中游玩时偶然发现了一条龙的残骸。 3. 知是鳞潜蜕骨来 - 他意识到这是一条曾经脱去鳞片的龙。 4. 岩穴嵌巉深数丈 - 这个洞穴非常深邃,有好几丈深。 5. 惊人蛇虺隔凡才-
【注释】 龙蜕洞:相传龙在冬时脱皮,其皮化为洞。 一穴中通百尺湫:一个洞中有百尺深的水潭。 骨寒空蜕洞门秋:龙骨寒了,从洞口蜕去。 鳞潜变化疑相近:鱼在水中潜行,变化多端。 贝阙珠宫入海求:贝阙、珠宫指神话中的宫殿,龙潜入海寻找宝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龙蜕洞的景色和传说。 首句“一穴中通百尺湫”,写龙之居处。龙,古称蛟龙,古人认为龙有百丈长,故称龙为“千丈”。龙之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