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中通百尺湫,骨寒空蜕洞门秋。
鳞潜变化疑相近,贝阙珠宫入海求。

【注释】

龙蜕洞:相传龙在冬时脱皮,其皮化为洞。

一穴中通百尺湫:一个洞中有百尺深的水潭。

骨寒空蜕洞门秋:龙骨寒了,从洞口蜕去。

鳞潜变化疑相近:鱼在水中潜行,变化多端。

贝阙珠宫入海求:贝阙、珠宫指神话中的宫殿,龙潜入海寻找宝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龙蜕洞的景色和传说。

首句“一穴中通百尺湫”,写龙之居处。龙,古称蛟龙,古人认为龙有百丈长,故称龙为“千丈”。龙之居处,必有洞穴。“一穴”二字,点明龙之居处。“百尺湫”,写龙之居处水深之甚,言龙居住之地,深不可测。

次句“骨寒空蜕洞门秋”,写龙之蜕骨。蜕骨即龙之换骨,是龙的一种变化。“骨寒”二字,写出了龙换骨时的寒冷之感。“空蜕”二字,写出了龙换骨时之空旷。“洞门秋”,则写出了龙换骨时之时间(秋天)。这四句,把龙之居处、换骨的时间、换骨时的寒冷与空旷,都描写得十分具体。

第三句“鳞潜变化疑相近”,写龙之变化。龙能变化,所以人们常说“龙马精神”。这句诗,既写龙之变化,又写其神采奕奕,生动活泼。“鳞潜变化”四字,既写龙之变化,又写其变化之神奇。“疑相近”三字,既是写人们对龙之变幻的赞叹,也是写人们对龙的羡慕之情。

末句“贝阙珠宫入海求”,“贝阙”、“珠宫”指神话中的宫殿,龙潜入海寻找宝物。“贝阙珠宫”四字,既是对龙的赞美,又是对龙的期待。这两句,既是对前三句诗的概括,又是对前三句诗的补充。

通过对龙之居处、换骨、变化、入海等的描写,表现了龙的神奇与伟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