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亭

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
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
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际亭》是宋代诗人司马光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关于《云际亭》的相关信息:

  1. 作者介绍
  • 司马光:字君实,号东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宋初三大名鼎鼎的人物,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颇有建树,其文学作品也极具影响力。作为历史学家,司马光的史学著作如《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其诗歌作品,则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作品原文
  • 《云际亭》是一首五言律诗,全文如下:“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向往。
  1. 主题内容
  • 超然物外: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 人与自然的对话:诗中通过描写山水、桑柘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1. 写作背景
  • 关于《云际亭》的创作背景,没有明确的记录。然而,考虑到司马光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其晚年或者闲居时期所作,此时他有更多的时间静心观察自然,思考人生,从而创作出这首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作品。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司马光在《云际亭》中运用简练的语言,寥寥数语却能描绘出深远的意境。
  • 意象生动:诗句中的“云际”、“山河”、“桑柘”等意象,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 情感深沉: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

《云际亭》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通过阅读《云际亭》,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文化情怀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