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
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
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和明叔九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明叔九日》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和明叔九日》原文如下:
衰鬓白,羞看镜,姑且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雨冷破裘薄,风高醉帽倾。
如何不去乐,何况又秋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日里的感怀与心情。首句“衰鬓白,羞看镜”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容颜憔悴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接下来两句“姑且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则表现了诗人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在佳节中寻求欢愉,以酒为伴,试图找回年轻时期的激情与活力。
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节日中的饮酒情景,以及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雨冷破裘薄,风高醉帽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秋风瑟瑟、秋雨绵绵的天气里,身着薄裘,头戴醉帽,独自饮酒的孤独场景。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也暗示了他内心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最后两句“如何不去乐,何况又秋成”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同时反观自己的一生,感叹时光易逝,即使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也要积极地去追求快乐,不辜负大好的光阴。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示了他深刻的人生智慧。
这首诗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如“一秋天气属吟家,九日风光爱物华”等句,都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那个秋天的美景和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和明叔九日》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和展示。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司马光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经历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一幅展现人生哲理和自然之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