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安之题独乐园

草浓初过雨,林静远含烟。
燕引新飞鷇,荷承半坠莲。
朋来惟有月,山见不须钱。
谁与同其乐,壶中浊酒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安之题独乐园》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宋代著名学者,其一生经历丰富,曾历任将作监主簿、进士等职,后因其直言极谏,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贬至永兴军等地。《和王安之题独乐园》创作于此时期,可见其心境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2. 诗歌原文
    草浓初过雨,林静远含烟。
    燕引新飞鷇,荷承半坠莲。
    朋来惟有月,山见不须钱。
    谁与同其乐,壶中浊酒贤。

  3. 诗句解析

  • 草浓初过雨:描述初雨过后,草木茂盛,雨气未尽,增添了一份清新与生机。
  • 林静远含烟:形容树林在雨后显得更加幽静,烟雾缭绕之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 燕引新飞鷇:燕子引导着新生的小鸟儿飞翔。这里不仅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寓含着对新生的希望和期待。
  • 荷承半坠莲:荷叶承载着半垂的莲花,形象地描绘出荷花随风轻摇的姿态。
  • 朋来惟有月,山见不须钱: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下的孤独感,即使友人相聚,但美景无需金钱便能欣赏。
  • 谁与同其乐:询问谁能和他一起享受这份美好。此处反映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叹。
  • 壶中浊酒贤:用“壶中浊酒”象征简陋而清醇的美酒,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卷。雨后的草、静谧的林、翩翩起舞的燕子、摇曳的荷花,无不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
  • 情感真挚:诗中的每个画面都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无论是对春日生机的赞颂,还是对朋友相聚的喜悦,抑或是在月夜下对知音的思念,都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 语言简洁:尽管诗歌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但整体语言仍然保持了简洁明快的风格,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感受。
  1. 历史背景:在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司马光作为朝中重臣,经历了政治斗争的波折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他的政治立场和文学创作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来的,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2. 文化价值

  • 艺术成就:这首五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它的韵律和谐,意境优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 思想深度: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这种追求简单生活的理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司马光的《和王安之题独乐园》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也在思想上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迪。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映。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趣味,还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