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
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
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
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
君贶环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君贶环溪》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他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不仅擅长诗文,还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在官场上经历了起伏,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在任内多次直言进谏,与王安石等新党人士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因政见不合被贬出朝廷。晚年,他退居洛阳,专心致志地从事历史研究和著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歌原文:《君贶环溪》全诗如下:
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
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
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
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美丽的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环溪之地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生活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直接点明了环溪之地的自然环境之美。环溪之地远离尘嚣,自然风光优美,门前深植的花竹更增添了几分雅致。颔联“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进一步刻画了水波的清澈与溪水的蜿蜒,用“冷于玉”形容波光之透明,“如环”则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曲折,给人以视觉与感官上的享受。颈联“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荣华的淡泊之情,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尾联“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仕途经历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能够保持清高、不随波逐流的自豪。
《君贶环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和对于政治理想的坚持。它展现了司马光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精神风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