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铓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铓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
这是一首关于古代诗人之间相互交流的诗歌,其中涉及到几位著名的人物。首先,“子高”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他与另一位人物“徐浩”的关系在题中有所提及。
题目中的描述提到:“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衅惧而归之”,这表明了黄庭坚和徐浩之间存在某种交流或互动。具体来说,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被雕刻成碑刻,并且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与他的诗歌相关的文字。
“子高答简有碎珊瑚之戏昌言以诗赠子高同舍皆和”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互动:黄庭坚回信中提到他收到了徐浩的作品,但有些微小的瑕疵让他感到不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黄庭坚决定将这些作品归还给徐浩。
在这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