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铓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内容为徐浩的诗碑被子高借去摹写,但石碑上出现了一些微瑕,子高为此深感忧虑,便将石碑送回。徐浩对此写了首诗赠予子高,并让同舍之人也纷纷作诗和之。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衅惧而归
  • “子高”指子高,徐浩的朋友。
  • “徐浩诗碑”指的是徐浩所书写的诗碑。
  • “昌言”指郑畋,他借了徐浩的诗碑去摹写。
  • “甫”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表示郑畋。
  • “文甫”即郑畋。
  • “几为通书翻丧宝”意为因为徐浩诗碑上的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就像是丢失了珍贵的宝物一样。
  1. 子高答简有碎珊瑚之戏昌言以诗赠子高同舍皆和
  • “答简”指子高回复了郑畋的信。
  • “有碎珊瑚之戏”形容子高拿徐浩诗碑当作玩具玩耍的情景。
  • “昌言”指郑畋,他给子高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
  • “同舍”指在郑畋身边工作或学习的人。
  • “皆和”即这些人也都和了这首诗。

关键词汇注释:

  • 徐公精笔老生神:形容徐浩书法技艺精湛,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
  • 几为通书翻丧宝:比喻徐浩诗碑上的字迹已经很模糊,就像失去了价值极高的宝物。
  • 锋铓半折犹能健:形容虽然徐浩诗碑的锋铓部分已经折断,但仍显得强健有力。
  • 圭璧微瑕自足珍:比喻即使徐浩诗碑上有微小的瑕疵,也足以使它成为珍宝。
  • 直使尽随如意碎:意指如果一切都如愿以偿的话,徐浩诗碑最终会破碎。
  • 石家玉树未全贫:比喻虽然徐浩诗碑的珍贵,但它的主人(即徐浩)并没有因此而贫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徐浩诗碑被子高借去摹写的故事,展示了徐浩书法的卓越技艺以及其诗碑的价值。同时,诗中也表现了郑畋对于失去宝贵物品的遗憾以及对徐浩的敬意。通过对徐浩诗碑的描述,展现了徐浩的书法艺术,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