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郎凛凛馀风烈,有女犹为世妇师。
处己幽闺推德厚,相夫贤路已名驰。
秋天零露铭旌湿,晓月沉光独鹤悲。
他日赠黄频锡宠,冢前羊虎石累累。
林通判妻挽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通判妻挽辞》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此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
夕郎凛凛馀风烈,有女犹为世妇师。
处己幽闺推德厚,相夫贤路已名驰。
秋天零露铭旌湿,晓月沈光独鹤悲。
他日赠黄频锡宠,冢前羊虎石累累。诗歌赏析:《林通判妻挽辞》是一首表达对逝去者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思的挽歌。诗中的“夕郎”一词,既指逝者,也象征着其英风余韵与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开篇,作者成功地奠定了全诗赞美的基调。在诗中,作者提到逝者的妻子,这位女性不仅自身德行崇高,还以其卓越的教化能力影响了丈夫的人生道路,使得丈夫在社会上声名远扬。这不仅是对逝者的赞美,也是对其妻子美德的高度赞扬。同时,诗中提到秋天和晓月的意象,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反映了诗人对于逝者及其家庭的深深哀悼。
创作背景:据《林通判妻挽辞》的创作背景介绍,这首诗作于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当时诗人史浩正担任福建提刑,负责地方司法及行政工作。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一位名叫林通判的官员,对其妻子的品行和教育能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后,史浩创作了这首挽词,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对妻子美德的怀念。
《林通判妻挽辞》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逝者及其家人深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诗人展示了其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对生命、道德和社会价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