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戏酬张以道

新诗韵清越,宛若泗滨磬。
呼儿诵终篇,悠扬久无定。
浑欲挽斯人,岁晚共三径。
烂饮烟萝间,不知夕阳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戏酬张以道》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些侧面。

诗歌的原文如下:
新诗韵清越,宛若泗滨磬。
呼儿诵终篇,悠扬久无定。
浑欲挽斯人,岁晚共三径。
烂饮烟萝间,不知夕阳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诗中“新诗韵清越”描绘了诗歌的韵律和清新之美;“宛若泗滨磬”则通过比喻,形容诗歌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来自古代的泗上岸边。接下来的部分则是对诗歌内容的展开,诗人呼唤孩童诵读完毕,但诗歌的魅力让人陶醉,久久不能自已。诗人甚至想要拉着朋友一同在田野间漫步,共度美好时光,最后沉浸在酒香四溢的环境中,直至夕阳西下,天色已暗。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应酬之作,而是通过对诗歌的巧妙运用来抒发情感、展现才华。史浩与张以道的交情深厚,此次酬答之作,实则是两人情谊的延续和加深。诗中的“岁晚共三径”,不仅指共同的生活经历,还隐喻着彼此间的友谊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越发坚固。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其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史浩在处理诗歌时注重音韵美和意境美的统一,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既顺畅又富有节奏感。同时,诗中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

史浩的生平也是理解这首诗的重要背景。作为宋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史浩自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及第后,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参知政事等,其政治生涯颇为显赫。这样的背景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不仅关注国家大事,也善于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瞬间,并将这些感受融入诗文之中。

了解《次韵戏酬张以道》的背景对于深入理解诗歌内容至关重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淳熙五年,当时史浩已经退休,但仍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和社交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丰富多样。在这个时期,史浩的文学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史浩的《次韵戏酬张以道》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艺术美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到诗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