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参政挽词

外补何多只近州,却于中禁胜淹留。
晚参国论非无乐,苦说时难更有愁。
天下知心古来少,人间此梦觉应休。
自嗟不识鄞江路,清泪因公寄海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楼参政挽词》是宋代叶适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 原文:外补何多只近州,却於中禁賸淹留。晚参国论非无乐,苦说时难更有愁。天下知心古来少,人间此梦觉应休。自嗟不识鄞江路,清泪因公寄海流。
  • 作者简介:叶适(1164年—1239年),字子方,汉族,温州永嘉人(今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浮莲区浮莲村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历任建安军节度使判官、太学正、礼部架阁官,后升为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右司员外郎等职。晚年居家乡,以讲学和修史为主要活动,并曾主持温州经世书院。他的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诗集》、《水心通书》等。

《楼参政挽词》通过叶适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政治人物的一生以及其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晚参国论”可能指的是他在晚年参与国家政事的经历,而“苦说时难更有愁”则反映了他在艰难时期仍坚持原则的决心和忧虑。此外,诗句“天下知心古来少,人间此梦觉应休”表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生如梦的无奈感。最后,“自嗟不识鄞江路,清泪因公寄海流”则透露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

《楼参政挽词》不仅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