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人家柳十馀,靠山亭子菊千株。
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与仆抱樵趋绝涧,随僧寻磬礼精庐。
不知身外谁为主,更觉求名计转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傍水人家柳十馀,靠山亭子菊千株。
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与仆抱樵趋绝涧,随僧寻磬礼精庐。
不知身外谁为主,更觉求名计转疏。
。
《无相寺道中》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无相寺边花满蹊,春来处处有啼莺。
僧归不问人间事,只把禅心供晚晴。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无相寺附近花开遍地、鸟语声声的景象,并通过僧人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与内心的亲近之情。诗人以“春来处处有啼莺”一句巧妙点题,既表达了自然界生机盎然的美好,也暗含了禅宗思想中对于万物平等无相、一切皆空的观点。
诗中的“僧归不问人间事”,反映了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对世间事务的淡漠态度。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尤其受到重视,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希望从忙碌和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净土。而禅心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