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侄书

忆昨宣和末,群凶聚韦羌。
一朝逻巡尉,州县皆皇皇。
居民弃家走,元稚纷抢攘。
我时遭劫逐,与子空相望。
及兹建炎始,叛卒起钱塘。
初闻杀长吏,寻亦及冠裳。
死者不为怪,生者反异常。
子在贼围中,不知存与亡。
出处虽异域,阽危多备尝。
骨肉非不亲,患难各自当。
回思见贼日,岂谓免杀伤。
安知出深壁,犹得还故乡。
争言不死状,失声惊四旁。
馀生偶然遂,万事皆可忘。
会我试新秫,放怀坐中堂。
庭梧露舛碧,砌菊风催黄。
年华意未晚,蟋蟀已近床。
对此复何待,五觞至十觞。
歌声咽寒月,舞袖破夜霜。
岂无少年态,一醉乃尔狂。
此徒为酒使,酒力安得长。
灯影照鬓发,百忧在中肠。
干戈时未息,盗贼势益张。
与子归何处,相看两茫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侄书》是明代末年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李渔创作的一篇散文,约作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前后,现存有多种版本。

作者简介

  • 李渔(1534—1607),字笠鸿,号笠叟。江苏太仓人。
  • 李渔是明代末年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剧作家,著述丰富,在文学、戏剧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他的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语言通俗易懂。

作品内容

《会侄书》是一篇关于家庭关系的散文,主要探讨了兄弟之间的亲情与责任问题。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家族中兄妹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相互支持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和实践。

在文中,李渔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并借此表达出对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