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岩居

回首青鸾何处,长空万里苍烟。
中酒梅花月夜,怀人松籁霜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岩居》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六言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以及蕴含的深远哲理,展现了白玉蟾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玉蟾:字白叟,又号如晦,海琼子。他博览群籍,工画竹石,善篆隶草书,被后世尊为道教中人。宁宗嘉定中,白玉蟾被诏征赴阙,受宠若惊,后因称旨而命馆太乙宫。
  1. 诗歌原文
  • 孤涧月华明水:孤寂的山涧,月光洒在水面,映照出一片明亮的光华。
  • 半帘梅影香风:半掩的窗户,梅花的影子摇曳生姿,伴随着淡淡的香气。
  • 惆怅谪仙何处:惆怅之情溢于言表,不知谪仙(指仙人)现在何处。
  • 无人共倒金钟:没有人与我共同举杯畅饮,仿佛只有金钟在寂寞地敲响。
  1. 诗歌赏析
  • 意境高远:《冬夜岩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幽深的山谷之中,感受那份超然和宁静。
  • 哲理深刻: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豁达胸怀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 情感真挚:虽然整首诗语言平淡无华,但在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文化意义
  • 道教元素:作为道教中人的白玉蟾,其作品中自然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 艺术风格:白玉蟾的诗歌艺术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一面,这种风格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 影响评价
  • 文学价值:白玉蟾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 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宋代文学、道教文化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冬夜岩居》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一个充满哲思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白玉蟾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智慧,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