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邃议复兴建感叹有作

清泠寒涧水,窈窕青山阿。
昔贤有幽尚,眷言此婆娑。
事往今几时,高轩绝来过。
学馆空废址,鸣弦息遗歌。
我来劝相馀,杖策搴绿萝。
谋野欣有获,披图知匪讹。
永怀当年盛,莘莘衿佩多。
博约感明恩,涵濡熙泰和。
凄凉忽荒榛,俯仰惊颓波。
发教逮纲纪,喟然心靡它。
伐木循阴冈,结屋依阳坡。
一朝谢尘浊,归哉硕人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寻白鹿洞故址》是一首诗,作者是清代的黄遵宪。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寻找白鹿洞遗址的兴趣和对其幽深之美的赞叹,并表达了对于重新修建这个遗址以恢复其历史意义的愿望。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责任感。

以下是对《寻白鹿洞故址》的一些建议性分析:

  1.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鹿洞的幽邃之美,营造了一种宁静、神秘且充满历史韵味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的细腻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在此地流连忘返。

  2. 情感表达:作者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白鹿洞遗址的深厚感情,并对其未来重新修建的愿望。这种情感上的投入使诗作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和联想。

  3. **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