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眷三朝辅弼臣,诏颁禁籞燕慈均。
已惊贵老恩荣厚,重叹优贤礼意新。
使至屡闻天上语,酒酣想见洞中春。
太平无事忘情久,更接人间事了人。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集》是北宋诗人章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述宋代皇帝对功臣的恩宠,展示了当时政治氛围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这首诗的作者章惇,字子厚,是建州浦城人,生于仁宗嘉祐四年,后成为神宗熙宁初年的重要人物。在政治生涯中,他经历了从进士至编修、三司条例官,再到参知政事等一系列重要职位,并在哲宗时期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诗歌原文如下:
南园高宴宠师臣,盛事仍随节物新。
劝饯满倾仙室酒,赐花分得汉宫春。
三朝主眷优元弼,五福天教萃一身。
自惜云龙如此少,因公重感涕沾巾。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皇帝对功臣的恩宠和礼遇。这种恩宠不仅体现在物质上,如赐予美酒和鲜花,也体现在政治上的支持和信任上。例如“三朝主眷优元弼”一句,就表明章惇得到了皇帝连续多年的特别照顾和提拔,这在当时是极具特权的政治地位。
这首诗还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与皇权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他们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成功,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皇帝的压力和挑战。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这些复杂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集》不仅是一首描写宫廷宴乐的七言律诗,更是对北宋时期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艺术展现。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文学的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