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番阳登龙虎

瞻彼高山,苍苍相缪。
云舒霞张,溪谷险幽。
鸣鹤在树,猿猱啾啾。
青松多风,白露已秋。
仙乎曷去,胡不少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番阳登龙虎》是宋代诗人江万里创作的一首四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宋南康军都昌人,是一位具有政治和文学成就的历史人物。他以乡举入太学,有文名,并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权知隆兴府等。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同时也是南宋向元朝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江万里可能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瞻彼高山,苍苍相缪。云舒霞张,溪谷险幽。鸣鹤在树,猿猱啾啾。青松多风,白露已秋。仙乎曷去,胡不少留。
  • 译文:瞻仰那巍峨高耸的山峰,它们层层叠叠,相互交织。云雾缭绕,阳光灿烂,溪谷险峻幽深。山中栖息着鸣鹤,树上传来猿猱的叫声。青松常被风吹拂,白露已经降临。神仙啊,为何不去?为何不留下?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江万里通过对高山、云雾、树林等自然景观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他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1. 写作背景
  • 政治背景:江万里生活在宋末元初,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切。
  • 个人经历:作为一位官员,江万里经历了官场的浮沉和政治斗争的考验。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伏,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权力中心。这些经历可能影响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看法,使他更加珍视自然和生活中的宁静。

江万里的《道番阳登龙虎》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江万里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