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乘凉

满意好风生水面,趁人明月到天心。
此时情绪谁能会,独坐中庭夜已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夜乘凉》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孟浩然在岘山附近隐居时,每当酷暑来临,到了傍晚时分,总要沐浴后乘凉,或弹琴自娱,或与友人洽谈,好不舒适。

《夏夜乘凉》的首两句写夏夜惬意的天气和美好的景致。”满意好风生水面,趁人明月到天心”,描绘了月光如洗,清风拂面的美好景象。诗的前两句通过”满意”和”趁人”两词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在夏夜中感受到的舒适与惬意。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夜已深长,人却不眠,透露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描写夏日夜晚的景色和心境,展现了孟浩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不仅刻画了夏日夜晚的宁静美好,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小诗成为孟浩然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夏夜乘凉》不仅展示了孟浩然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窥见古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此外,孟浩然的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崇尚,以及他们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夏夜乘凉》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诗作。它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抒情短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