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罢城头鼓,膏凝烛下盘。
窗留三尺月,纩挟五更寒。
事事华巾结,年年纸帐宽。
梅花正好在,青女莫摧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擂罢城头鼓,膏凝烛下盘。
窗留三尺月,纩挟五更寒。
事事华巾结,年年纸帐宽。
梅花正好在,青女莫摧残。
《五更不睡》是宋代朱翌的作品,其原文如下:擂罢城头鼓,膏凝烛下槃。窗留三尺月,纩挟五更寒。事事华巾结,年年纸帐宽。梅花正好在,青女莫摧残。这首诗描绘了深夜时分的景象,通过对夜晚寒冷氛围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具体分析如下:
诗人简介:朱翌(1097-1158),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是宋代舒州怀宁人。朱翌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以理学闻名,曾任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等职,并曾因反对秦桧而遭到贬谪。他在徽宗政和八年考中进士,后被调任为溧水簿,并在高宗时期历任多个州府官职,最终官至敷文阁待制。他的文学作品包括《灊山集》、《猗觉寮杂记》等。
诗歌内容:
《五更不睡》不仅是一首描绘夜晚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它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翌的文学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人生哲理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