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

浩荡乾坤晓,凄凉客路穷。
小舟轻劈浪,宿雾密糊空。
累重苦无饭,时危甘转蓬。
但闻淮上贼,不敢视江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出》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城南罗卒出行的画面,以及诗人对历史人物卫青的怀念之情。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是北宋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晓出》是曾巩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探讨曾巩的《晓出》之前,有必要了解其生平背景。曾巩是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的文人,早年与兄长曾晔一同勤学苦读,展现出良好的天赋。他不仅记忆力超群,而且在读书时能脱口诵书数万言。嘉佑二年后,曾巩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并踏上了仕途。尽管后来奉召回京,担任馆阁校勘等职,但曾巩并未停止文学创作。

《晓出》作为曾巩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风格:《晓出》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其严谨的结构、平仄和谐的韵律和对仗工整的特点受到推崇。

  2. 意象描绘:诗中的“皂纛朱旗密相映”、“貔貅距跃良家子”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城南罗卒出行的场景,以及士兵威武雄壮的形象。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3. 历史典故:诗中的“夺标一一飞步疾,盘槊两两翻身劲”等句子,引用了历史上著名将领卫青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其未得天幸命运的感慨。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也让读者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 情感表达:通过对卫青的怀念,诗人展现了一种对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英雄情怀的赞美。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深远的感染力和共鸣。

《晓出》作为曾巩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英雄故事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曾巩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