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其二再和诸人元夕新赋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盛事终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
灯万碗,花千结。星斗上,天浮月。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其二再和诸人元夕新赋》是宋代诗人何澹创作的一首词。该诗以描绘元宵节(中国的传统春节)庆祝场景为主要内容,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喜悦与美好情感的细腻表达。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何澹(宋),北宋时期的文人、政治家,以其丰富的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1. 诗词原文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盛事终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

  2.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何澹通过“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四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元宵之夜的壮丽景象。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气氛,还传达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
  • 情感表达:“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或亲友之间团聚的喜悦之情。元宵节不仅是一个庆祝的时刻,更是一个家人、朋友团聚的美好时刻。何澹在这里通过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这种团聚的珍视和向往。
  • 艺术手法:整首词采用对比、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特别是“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这样的句子,不仅描绘了元宵夜的景象,也隐含着对节日意义的思考和感慨。
  • 哲理内涵:这首词不仅仅局限于对节日的描述,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内涵。何澹通过元宵节这一特殊时期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1. 文化背景
  •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民间艺术展示的舞台。何澹的《满江红·其二再和诸人元夕新赋》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这一节日的重视和庆祝方式。
  1. 鉴赏建议
  • 欣赏这首词时,可以注意其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同时,了解何澹的其他作品也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 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研究何澹以及其他宋代文人的诗词创作,不仅能增加文化素养,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精神。

《满江红·其二再和诸人元夕新赋》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历史和社会风俗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