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慈乌反哺

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
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人生谁实空桑出,为感物类长嗟吁。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慈乌反哺》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观慈乌反哺》全诗如下:

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
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人生谁实空桑出,为感物类长嗟吁。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何梦桂的这首诗描绘了慈乌在父母年老时,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开始努力寻找食物喂养父母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不同鸟类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动物本能孝顺行为的赞美和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人性善与恶的深刻思考。

何梦桂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慈乌孝顺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和社会道德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性善良的期待和呼唤。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能够深入思考人类行为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伦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