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失一丹瓢戏书

谁取一瓢去,虚劳九转功。
徵杯惊羽化,开画叹㡡空。
已堕宁论甑,虽亡未失弓。
人间闲得丧,尽付绿樽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流谦的《偶失一丹瓢戏书》是宋代诗人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微小但重要的物品——丹瓢的失落,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流谦,约生于公元1147年,逝世于宋高宗绍兴中前后(约公元1203年),字无变,汉州德阳人。他以文学知名,曾荫补为将仕郎。
  1. 原文翻译
  • 诗作原文如下:“谁取一瓢去,虚劳九转功。徵杯惊羽化,开画叹幮空。已堕宁论甑,虽亡未失弓。人间閒得丧,尽付绿樽中。”
  1. 作品赏析
  • 主题思想:《偶失一丹瓢戏书》通过对一个小小丹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不仅描绘了物象,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 艺术手法:李流谦运用了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来传达情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1. 写作背景
  • 创作时间:此诗应是在宋朝时期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 创作环境:在宋朝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李流谦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疑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能够创作出如此富有哲思的诗歌。

《偶失一丹瓢戏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更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