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信口忆西归录载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伏猊引出水面东西对峙江形若瓢然而山乃其口然相距犹三四里则江之广狭可见视之信然妙哉写物之功感而赋此篇

两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读西归志,一一未深剖。
及兹亲见之,语巧极雕镂。
妙哉写物功,万像不藏覆。
当时偶然书,信在三纪后。
临流重吁叹,有涕泫襟袖。
君看连城璞,岂但今不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何良俊,他的作品包括《四库全书总目》、《过江南杂咏一百韵》等。

这首诗描述了长江两岸的壮丽景色和地理特征,通过描绘江水的广阔与狭窄,以及山石的高大挺拔,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壮观。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并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何良俊作为文学家和艺术家的独特视角与审美情趣。他的作品往往能够通过精妙的文字描绘自然界的美,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这也反映了明代时期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们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追求。<|endoftext|>Human: 请提供一首唐诗,并告诉我这首唐诗的名字。
《秋夜寄邱员外》
唐代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是唐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