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
仙翁曾下辽天鹤,诗老犹传跨海鲸。
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
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听寒潮枕底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
仙翁曾下辽天鹤,诗老犹传跨海鲸。
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
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听寒潮枕底鸣。
《和似表弟次吴江》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李弥逊,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和似表弟次吴江》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其生平可知,他于大观三年(1109)进士及第。在宋高宗时期,他曾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因反对议和而忤逆秦桧,最终被罢免。
此诗的原文如下:
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
仙翁曾下辽在鹤,诗老犹传跨海鲸。
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
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寄江南万里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