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 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五十劳生,紫髯霜换,白日驹过。闭户推愁,缘崖避俗,壁角团蒲坐。提壶人至,竹根同卧,醉帽尽从欹堕。梦惊回,满身疏影,露滴月斜云破。
无人自酌,有邀皆去,我笑两翁多可。忍冻吟诗,典衣沽酒,二子应嗤我。两忘一笑,调同今古,谁道郢歌无和。后之人,犹今视昔,有能继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遇乐 · 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晚年隐居期间与友人共饮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词不仅体现了宋代词人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五十劳生,紫髯霜换,白日驹过。闭户推愁,缘崖避俗,壁角团蒲坐。提壶人至,竹根同卧,醉帽尽从欹堕。梦惊回,满身疏影,露滴月斜云破。无人自酌,有邀皆去,我笑两翁多可。忍冻吟诗,典衣沽酒,二子应嗤我。两忘一笑,调同今古,谁道郢歌无和。后之人,犹今视昔,有能继么。

  2. 作者简介: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北宋词人、学者。大观三年进士及第,徽宗时因上疏进谏而被落职。晚年隐居连江西山,著有《筠溪集》传世。

  3. 作品鉴赏:《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晚年隐居期间的悠闲生活和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通过对“紫髯霜换”、“白日驹过”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提壶人至”、“醉帽尽从欹堕”等细节的刻画,使整首词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永遇乐 · 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词作,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