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俊天畿合辟雍,愧将瓦釜缀黄钟。
听穷一一竽无滥,拨遍磷磷玉似逢。
龟列春庭先壤奠,龙飞天路得云从。
吾曹莫念拘萦久,求称公朝庆赏浓。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在重阳节时,与邓慎思一起考完试卷后,将试卷呈给同院诸公(即朋友、同事)看并写上诗。诗中提到的“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是其中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同僚的敬重。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重九》
重九登高会,知心少几人?
菊花开欲尽,红叶落还新。
莫笑山翁醉,何妨白发簪?
且从同院侣,共醉重阳晨。
解释:
第一首:作者通过描绘重阳节的节日氛围,引出了对友情的感慨。他感叹在这个节日里,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不多。接着,他又描述了菊花盛开的景象,但很快又迎来了红叶的飘落。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第二首: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并不羡慕那些沉迷于酒色之中的人,反而认为他们可以像老人一样白发簪花。最后一句“且从同院侣,共醉重阳晨”,则是他在重阳节这一天,与同院的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早晨。
这两首诗虽然都是描写重阳节的情景,但却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第一首诗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第二首诗则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同僚的敬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