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绕冈岭,孤征凌险巇。
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
过午或未饭,人烟信遐稀。
暮投熯塘村,正见牛羊归。
黯黯乱山腹,茅庐压笆篱。
阳光向馀霞,畏虎先掩扉。
系马就屋尾,解冠挂门眉。
怡声问前程,乞火照寝衣。
夜半雨忽恶,长雷撼坤维。
奴仆亦睡觉,雨泻百箭驰。
草草卷席避,倚墙愿晨鸡。
故园岂无情,一梦不可期。
我有三亩宅,比邻勇锄犁。
何曾问三旌,自足了四时。
不肯卧寂寂,亦来走栖栖。
幸无王事驱,或是奇鬼欺。
咄咄复咄咄,生平笑狂痴。
明朝遇清溪,莫洗脚上泥。
宿熯塘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熯塘村》是宋代诗人吕南公的作品,全文如下:尽日绕冈岭,孤征凌险巇。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过午或未饭,人烟信遐稀。暮投熯塘村,正见牛羊归。黯黯乱山腹,茅庐压笆篱。阳光向余霞,畏虎先掩扉。系马就屋尾,解冠当门垂。
《宿熯塘村》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短诗,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诗中的“尽日”和“孤征”等字句,传达出了一种孤独、坚韧的氛围。这种氛围在“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中得到了体现,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游子则代表了在外的艰辛与奋斗。诗中还描写了夕阳下牛羊归家的温馨场景,以及夕阳下的山村,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画面。这些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从文学角度来讲,吕南公的《宿熯塘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首先,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表达真挚动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次,诗歌结构紧凑,通过对一天中不同时间点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使诗歌内容更加饱满。再者,诗歌意境深远,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最后,诗歌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夕阳下的山村,不仅仅是一个地点的描述,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
《宿熯塘村》不仅是一首描写乡村风光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它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值得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