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绕冈岭,孤征凌险巇。
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
过午或未饭,人烟信遐稀。
暮投熯塘村,正见牛羊归。
黯黯乱山腹,茅庐压笆篱。
阳光向馀霞,畏虎先掩扉。
系马就屋尾,解冠挂门眉。
怡声问前程,乞火照寝衣。
夜半雨忽恶,长雷撼坤维。
奴仆亦睡觉,雨泻百箭驰。
草草卷席避,倚墙愿晨鸡。
故园岂无情,一梦不可期。
我有三亩宅,比邻勇锄犁。
何曾问三旌,自足了四时。
不肯卧寂寂,亦来走栖栖。
幸无王事驱,或是奇鬼欺。
咄咄复咄咄,生平笑狂痴。
明朝遇清溪,莫洗脚上泥。

翻译:

宿在熯塘村,经历了一整天的山路绕行,孤身一人跨越重重险阻。春风中,处处都是豪情壮志的景象,游子们心安理得地前行。过午时或许还没吃饭,人烟稀少,村落显得非常偏僻。傍晚时分投宿在熯塘村,正看到牛羊归家的景象。

暗红色的山腹中,茅草屋压着篱笆门。阳光洒向余霞,但先有虎影掠过门前。将马系在屋边,摘掉帽子挂于门边。怡然自得地询问前方的道路,乞求火把照亮衣襟。半夜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雷声隆隆震撼乾坤。仆人也睡着了,雨如箭矢般倾泻而下。草草卷起席子躲避,依靠在墙壁上期盼晨鸡的叫声。故乡怎会无情意,一梦难期。我有三亩地宅,邻居们勤劳地耕作。从未问及功名,自得其乐度四季。不愿独自静坐沉默,亦来四处奔走忙碌。幸而没有王命征召,或是奇异鬼怪相欺扰。咄咄逼人又充满自信,平生笑谈狂妄无知。明天遇到清溪水,莫让鞋底沾泥污。

注释:

  • 熯塘村:地名,位于中国某地。
  • 尽日:一天。
  • 绕冈岭:环绕着山岭。
  • 凌险巇:冒着危险和困难。
  • 春风:春季的气息。
  • 游子:外出旅行的人。
  • 过午或未饭:过了中午或者下午初。
  • 人烟:人烟稀少。
  • 暮投熯塘村:傍晚时投宿在熯塘村。
  • 黯黯乱山腹:暗红色的山腹中。
  • 茅庐:用茅草盖成的屋子。
  • 阳光:指太阳。
  • 馀霞:夕阳的余晖。
  • 畏虎:害怕老虎。
  • 系马:拴住马。
  • 解冠挂门眉:摘下帽子挂在门边。
  • 怡声:愉快的声音。
  • 乞火:请求火把照明。
  • 夜半雨忽恶:半夜忽然下起了暴雨。
  • 长雷:持续不断的雷声。
  • 雨泻百箭驰:雨水像箭一样倾泻而下。
  • 草草:匆忙的样子。
  • 倚墙:靠在墙上。
  • 晨鸡:清晨的公鸡。
  • 故园:故乡。
  • 三亩宅:三亩地的住宅。
  • 比邻:相邻。
  • 勇锄犁:勤劳地耕作。
  • 王事:帝王的命令。
  • 奇鬼:奇特的鬼怪。
  • 咄咄:形容气势强大、咄咄逼人。
  • 笑痴:嘲笑自己的愚蠢。
  • 明朝:明天早晨。
  • 清溪水:清澈的小溪水。
  • 莫洗脚上泥:别弄脏了鞋袜。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描绘了作者一天之中的行走路线,穿越山岭,面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的挑战。第二句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游子的心境,他们心怀豪情,不畏艰难,向前迈进。第三句反映了作者对夜晚投宿的乡村的感受,以及看到牛羊回家的场景,增添了一丝宁静和平和。然而,第四句却带出了一种不安和孤独感——人烟稀少,村落偏远。

第五句到第十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气氛。从风雨交加的夜晚到清晨的宁静,再到对家乡的思念,诗中的情感变化丰富而细腻。第十一、十二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冲击,表达了虽然有家园可回,但生活似乎并不如预期那般顺利和安逸。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和对自我调侃的态度,尽管人生路上充满了挑战,但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和自我反思的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