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花絮乱,纷纷蜂蝶多。
今年春复尔,不饮奈愁何。
春日即事九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廌的《春日即事九首》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暮春时节的风雨和落花,表达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与感慨世态炎凉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 作者简介:
- 李廌(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其父亲李惇与苏轼同年举进士,李廌亦以文章谒于苏轼。
- 诗歌原文及翻译:
- 新绿阴将就,残红在亦稀。雨中千点絮,来伴落花飞。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身处官场的挫折与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诗中的“新绿”与“残红”对比鲜明,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观,还隐含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 文学特色:
- 李廌的诗风清新淡雅,善于用词造句,尤其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内心感受的结合。在《春日即事九首》中,他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 赏析与批评:
- 吕本中的《春日即事》则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著称,被认为是宋代诗词的典范之作。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李廌的《春日即事九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和自然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