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
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
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
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
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石经殿》
在《石经殿》这首诗中,李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文人专心书写古籍的场景。诗中的“漆书寘兰台”和“笔削犹敢擅”,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文学的尊重,也显示了他对文字处理的严谨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日常工作,细致、谨慎都是必要的品质。
诗中还提到了“真名镂遗编”,这不仅是对于经典文献真实性的强调,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能够坚持传统,传承文化,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贡献。
诗中“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的表述,体现了诗人虽然尚未完成书籍的整理工作,但却已经为保存经典作出了努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以便在未来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遗产。
我深刻感受到了李廌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