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宫

上都太一临天街,千乘万骑频往回。
神嵩太一古所治,曷日属车游豫来。
昔年章圣奉玄寂,离宫万堵临崔嵬。
定陵弓剑隔重岭,金碧渝暗翚鸳摧。
重门铜兽闭永日,灵囿御坐生苍苔。
达官乞开奉祠事,肉食罔知真可咍。
小臣作诗非望幸,欲写万壑松风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崇福宫》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崇福宫》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李廌,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世广泛赞誉。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成就。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诗歌、散文、书法等艺术形式都有显著的发展。李廌的创作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面貌和文化氛围。
  1. 作品原文
  • 《崇福宫》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上都太一临天街,千乘万骑频往回。神崧太一古所治,曷日属车游豫来。昔年章圣奉玄寂,离宫万堵临崔嵬。定陵弓剑隔重岭,金碧渝暗翬鸳摧。重门铜兽闭永日,灵囿御坐生苍苔。达官乞开奉祠事,肉食罔知真可咍。”
  • 通过这些简洁有力的诗句,李廌不仅描绘了崇福宫的历史与现状,还表达了他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1. 主题思想
  • 历史沧桑感:《崇福宫》通过对古代宫殿的描述,引发人们对于历史变迁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李廌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 时代批判与反思:诗中反映出对朝廷腐败和政治不清明的批评,以及对那些追求个人享乐、忽视国家大计的达官贵人的讽刺。这种批判精神体现了李廌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李廌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宫廷建筑的宏伟与历史的沉重,如“定陵弓剑隔重岭”一句,既展现了皇家权力的象征,也暗含着历史的沉重与变迁。
  • 辞藻华美:尽管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巧妙的组合,使得整首诗歌在简洁中不失华丽,达到了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1. 文化影响
  • 对后世影响:《崇福宫》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对于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启示了后世读者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以及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
  • 研究价值:作为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资料,《崇福宫》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视角,对研究宋代文学和宫廷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崇福宫》不仅是宋代文人李廌的代表作之一,更是研究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经典诗作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学成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古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及责任担当。

相关推荐